广东佛山:以诚信为城市塑形造魂 让文明之花处处绽放
“外在的蓬头垢面与内心的感恩诚信形成鲜明对比。”“即使人在流浪,也没有把自己的信用‘流浪’。”近日,广东佛山医院无私救助、流浪汉一诺千金的故事迅速在网上流传开来,不少网友点赞表示“看到了社会的美好”。
海岳尚可倾,吐诺终不移。流浪汉胡志忠(化名)六年前许下补交医院欠款的诺言,六年后姐姐胡志珊(化名)为去世的他接力完成遗愿,这场穿越六年的允诺与践诺书写着新时代的佛山文明故事。
在佛山,这样的故事还有许多:在三水芦苞,容姨的早餐店坚持29年自助收银;在顺德大良,旺记米铺赢得街坊赠送“斤两十足”……诚信,早已化作涓涓细流,在佛山这座城市的脉搏里持续涌动、生生不息。
相互信任 构建和谐医患关系
“时隔六年了,在临终前仍特意写进遗嘱,交代亲戚帮忙补交医药费,我从医20多年第一次遇到这种情况,很感动,也很震撼。”佛山市中医院禅城高新区医院党总支书记、副院长李勇认为,在没有固定经济来源的情况下,胡志忠仍能够信守承诺、一诺千金,值得尊敬。
无独有偶。在佛山市中医院急诊科护士长周建仪那里,记者听到一个类似的故事。2017年,急诊科曾经接诊过一位服毒轻生的21岁女孩小娟(化名)。周建仪回忆,当时小娟昏倒在路边、口吐白沫,治疗过程中几度接近死亡边缘,经过2个月治疗才挽回生命,共花费约18万元。由于小娟家庭困难,急诊科不仅为她申请困难救助,还为她捐款,但小娟出院时仍欠下86140.45元。2019年1月,小娟特意跑来医院补交了5000元。“虽然还欠着8万多元,但她一直把这件事放在心上,努力归还欠费,这种坚守诚信的精神令人感动。”
“近年来,佛山的医患关系越来越融洽,医务人员坚定履行新时代卫生职业精神,患者也很尊重、信任医生。”中国医院协会文化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佛山市一医院党委书记刘永耀说。
老家清远的阿英至今仍将佛山市一医院妇一科主任尚慧玲视作自己的救命恩人。此前,患有子宫肌瘤的她由于同时患有复杂性过敏性疾病,手术风险极高,几家医院都不愿为她施行手术。来到佛山市一医院诊断后,尚慧玲安慰阿英,“别伤心,我一定帮你想办法!”
为了兑现给阿英的承诺,尚慧玲多次请风湿科等多个科室专家会诊,术前做好预案、术后严密观察,在阿英出现险情时及时发现抢救,最终转危为安。出院时,阿英泣不成声,紧紧抱着尚慧玲不肯松手。
作为佛山市内最大型的公立医院,佛山市一医院每年门诊量达数百万,近3年来均实现了零医闹。“首先是患者对医院、医生信任才会来就医,把生命交给医生,这已经是最大的信任。”而医护人员将患者的信任作为责任,以最大的诚心诚意尽最大努力去救治患者,“相互信任,才能构建和谐融洽的医患关系”。刘永耀说。
诚信滋养 动人文明之花处处绽放
医患互信让人们看到和谐医患关系的方向,重诺守信的商业环境更让人们看到,在诚信滋养下,动人的文明之花处处绽放。
“莫叔,帮我装40斤鼠牙,真空打包带走。”7月30日中午,在顺德大良的旺记鲜米铺,市民钟先生和店主莫叔聊起天来。钟先生是米铺的回头客,每次买米首选旺记,“莫叔人很好,他家的米新鲜又好吃,从不短斤少两,街坊都信得过”。
钟先生回忆,以前莫叔采购完稻谷后,会亲自用碾米机碾削成大米。“品质有保障,街坊也吃得放心。”莫叔说,市面上米的品类繁多,大多数米经过抛光工序,“凭良心做生意,绝对不卖抛光米或打蜡米”。
在这家备受街坊信赖的良心米铺门口一侧,挂着周边街坊送来的四幅书法牌匾:“货真价实”“斤两十足”“童叟无欺”“食得放心”,这正是街坊们对米铺多年来诚信经营的赞赏。
秉持着诚信经营的理念,莫叔退休后和老伴周旺燕2011年开起的这家米铺,在街坊口口相传的好口碑中,8年来生意络绎不绝。
诚以养德,信以立身。在佛山,因相互信任而发生的美好时时发生:禅城165路公交车上,公交车司机颜远军循例检查车厢时捡到10万元,他没有丝毫犹豫,立刻上报公司并报警,最终将10万元归还失主;三水芦苞独树岗村的“自助收银”早餐店,顾客28年如一日地自己算账、自助找零,用一笔笔“诚信账”回馈店主给予的信任……
作为制造大市,佛山企业从不缺乏对诚信的坚守。深耕调味品行业数十年的海天味业公司坚守海天品牌“诚为本,信为先”的经营基石,多年来保持合同履行率达100%、合同纠纷率始终为零的记录,连续数十年被评为“广东省重合同守信用企业”。海天味业相关负责人表示,“海天味业的‘守重’既是一种信誉,更是海天品牌的无形资产。”
“经商以诚信为本,诚信是企业的立足根本,也是企业的道德底线。”佛山市零售商业行业协会会长、嘉洲广场董事长钟义表示,去年协会会员单位共同发起诚信自律宣誓,推动行业诚信体系建设,以诚信铸就佛山商业品格,为佛山经济发展贡献力量。
守信重诺 成为擦亮佛山的金字招牌
守信重诺,处处通达;失信弃诺,寸步难行。
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学研究所研究员单光鼐表示,城市文明建设要在法治的框架下,充分发挥失信惩戒这把利剑的作用,让守信者顺利前行,让失信者寸步难行,不断提升全社会的诚信意识和信用水平,推动社会治理迈上新台阶。
“我们要通过全方位、多举措的惩戒方式,进一步提高失信的成本,强化人民群众的诚信意识,生动展现‘信用让生活更美好’的现实场景。”佛山市发改局相关负责人指出,社会信用体系的建设,对于营造良好的市场环境,形成便利化、国际化、法治化的营商环境,具有重要现实意义。
随着社会信用体系建设不断深化,目前佛山市发改局已经搭建起全省首个覆盖市、区、镇三级行政职能部门的市场监管服务信息化平台,其中检查对象93.1万个、执法检查人员2576名,定期推送信用“红黑名单”数据,并在“信用佛山”网站发布诚信领域正反两方面典型案例,对严重违法失信记录的市场主体“利剑高悬”,有效实施精准监管。
单光鼐认为,伴随着现代化进程加快,我国正从“乡土中国”的熟人社会向“城市中国”的陌生人社会转变,对全社会诚信水平提出更高要求。“我们的城市文明建设要挖掘更多像胡志忠一样言出必行、诚实守信的优秀事例,重拾诚信思想,重塑诚信氛围,重建诚信精神,增强诚信文化的道德引导,让诚信意识扎根到每个人的心里。”
想法不谋而合。佛山市委宣传部副部长、佛山市文明办主任甘绮霞介绍,近年来“最美佛山人”宣传活动大力挖掘了一批诚实守信的先进典型和感人事迹。2017年以来,佛山市在“我推荐我评选”身边好人活动中,共宣传选树了市级以上诚实守信类先进典型12人。
“当前,我们正在大力推动‘争创全国一流文明城市’与‘优化营商环境’相结合,诚信建设无疑正是这项工作的核心内容。”甘绮霞表示,佛山市创建办、佛山市文明办将继续深化全市诚信制度化建设,深化诚信单位、诚信行业、诚信经营示范店、诚信示范街区、信用联合奖惩试点市、“放心消费”试点城市等各项建设,建设体现佛山特色的社会信用体系,促进佛山文明城市建设和“优化营商环境”双丰收,真正让诚信成为擦亮佛山的金字招牌。